中午與工作夥伴外出吃飯,John 特別點名要吃廣式點心,大街上開著車繞呀繞,來到了中國城的一家廣東餐館。
望著厚厚的菜單,折騰了老半天,一時還真得點不出菜來。
“你是華人,來華人餐館,竟然點不出菜來。” John 開玩笑的說。“盡量點些喜歡吃的吧,我來買單。”
“我點我喜歡的,諒你也不敢吃。” “雞爪呀,牛肺啦,豬蹄啦,腸子啊...” 我不服輸的頂囘去。
死老美只好拿起菜單,一知半解的猛瞧,似懂非懂的,直喝茶水。
看了看,我實在也真得點不出個所以然,只好實話實説了。
“其實多年來,還真得很少在這種餐館吃飯點餐,不是吃不起,是一向獨來獨往,選擇速食餐的機會居多。”
“自二十一,二嵗以來,這一輩子在名義上是一直挂有家庭婚姻的存在,其實鮮少有實質的家庭生活。”
“細數第一次婚姻,雖説是歷經十八年,真正一家子住在一起的生活也没超過兩年,之後呢,老婆就出國念書了。”
“好不容易等到她畢業,婚也就離了。”
“第二次婚姻,在一起的時間好像是七,八年,其實大多是 - 我在美國,她住加拿大, 同住的生活只有短短兩三個月,之後就分居了。” “即使偶而全家外出吃飯,也都是女人點菜,我是甚少插嘴的。”
“老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外食,哪需要點菜呀,不都是和飯,炒麵,漢堡,炸雞,薯條的。在這種餐館,一個人怎麽點菜啊!”
“有了Allan 同住以後,還是經常吃速食嗎?” John 心疼起 Allan 來了。
“偶而我們也到這種餐館吃飯的,可是點一份餐太少,兩份則太多,常常吃不完留下。” “所以在家裏隨便煮煮著吃,比較方便。”
“好吧,我來點菜!” John 拿起單子,點起菜來了。
Friday, November 7, 2008
牽手手
“牽手手!”
三年多以來,無論是同行在馬路上,開車中或上牀入睡前, Allan 縂是要老爸牽著小手手。
剛出生時 Allan 的小手手,剔透的像似水晶,依稀可以看到血管,老爸縂是小心翼翼的恪護著,生怕一個不小心傷著了。
失婚後的某一天,Allan 拉著老爸的手說,他要一手拉著老爸,一手牽著媽咪,像過去一樣的一起去玩,一起逛街。當然這種情景是永遠都無法再實現了。
近來的一天,入睡前 Allan 翻翻身子睡着了,没有再跟老爸說 “牽手手”, 第二天没有說,第三天也没說.....突然之間老爸驚覺到 Allan 長大獨立了。


歐巴馬
多年前,僑居加拿大時曾經看過這樣的一部電影:
故事的背景是百年多以前的美國,一對居住在加拿大黑白婚姻的家庭,其年輕混血的女兒受到美國白人的誘惑,前去美國,結果被賣到農場當黑奴。
夫妻南下美國,為了拯救女兒,黑人爸爸必須喬扮成白人媽媽的馬伕,否則在當時的南方社會裏,這樣的婚姻,黑人是會被吊死的。
數年前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黑人作家述説一次機會,他前往一風景美麗的加拿大小鎮長住,身為全鎮唯一的黑人,歷經了數月,無論上街,購物,餐館吃飯,竟然不曾覺得因為膚色的不同,而有任何的異樣眼光瞧他,大家都不把他當成“黑人”看待,而是當個“人”。這是他在自己出生的美國,住了一輩子,從來没有過的感覺。
日前,與白人朋友到一美華聯姻的家庭作客,朋友在客廳裏瞄見了歐巴馬競選的DVD,心裏很不舒服,隨即高談著一些選舉中反對歐巴馬的言論,如他有囘教恐怖主義的背景與牽連等等......
華裔的女主人一言不發的靜聽他說完,最後她說了一句話:
“我有一個夢想” (I have a dream。)
註釋:
歐巴馬生於一九六一年,黑人領袖金恩博士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說時,他才兩歲。
故事的背景是百年多以前的美國,一對居住在加拿大黑白婚姻的家庭,其年輕混血的女兒受到美國白人的誘惑,前去美國,結果被賣到農場當黑奴。
夫妻南下美國,為了拯救女兒,黑人爸爸必須喬扮成白人媽媽的馬伕,否則在當時的南方社會裏,這樣的婚姻,黑人是會被吊死的。
數年前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黑人作家述説一次機會,他前往一風景美麗的加拿大小鎮長住,身為全鎮唯一的黑人,歷經了數月,無論上街,購物,餐館吃飯,竟然不曾覺得因為膚色的不同,而有任何的異樣眼光瞧他,大家都不把他當成“黑人”看待,而是當個“人”。這是他在自己出生的美國,住了一輩子,從來没有過的感覺。
日前,與白人朋友到一美華聯姻的家庭作客,朋友在客廳裏瞄見了歐巴馬競選的DVD,心裏很不舒服,隨即高談著一些選舉中反對歐巴馬的言論,如他有囘教恐怖主義的背景與牽連等等......
華裔的女主人一言不發的靜聽他說完,最後她說了一句話:
“我有一個夢想” (I have a dream。)
註釋:
歐巴馬生於一九六一年,黑人領袖金恩博士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說時,他才兩歲。
婚姻
一次婚姻有了經驗,兩次婚姻成了專家。
婚姻是什麽呢?
多年的女友懷孕了,婚姻是“奉子成婚,養兒育女”。
新婚夜,新郎向新娘說:
“我還没向你求婚呢?” “你願意嫁給我嗎?”
“都這樣了,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新娘望著肚子說。
十八年後的一天,老妻望著老夫說:
“同時愛上兩個男人有什麽錯?”
老夫心裏想,“還真給顔面,没說愛上別人,不要你了。”
老夫子的經驗一: “奉子成婚不是婚。“
那婚姻又是什麽呢?
同居多年的女友一直催促著:
”一直這樣子算什麽?“ ”好吧,我們生個小孩結婚給名份吧!“
所以婚姻是 ”為同居正名,給名份“。
一年多後,新夫發現新妻外遇的事實。
”這只是肉體的行爲,你就真的這麽的在意!“ 新妻揄揶的說。
新夫心裏想, “哎呀!又不是處女嫁給我,真的在意早在意了。偷情就是偷情,還需要找藉口搪塞嗎?”
老夫子的經驗二: “同居是同居,不會因正名而成為婚姻。“
洋人在婚禮上縂是要新郎新娘雙方念念一份婚姻的契約誓詞,當然念歸念,至於婚後遵不遵守隨人喜好囖!
Now you will feel no rain, for each of you will be shelter for the other.
Now you will feel no cold, for each of you will be warmth to the other.
Now there will be no loneliness, for each of you will be companion to the other.
Now you are two persons, but there is only one life before you.
May beauty surround you both in the journey ahead and through all the years,
May happiness be your companion and your days together be good and long upon the earth.
"Treat yourselves and each other with respect, and remind yourselves often of what brought you together.
Give the highest priority to the tenderness, gentleness and kindness that your connection deserves.
When frustration, difficult and fear assail your relationship - as they threaten all relationships at one time or another - remember to focus on what is right between you, not only the part which seems wrong.
In this way, you can ride out the storms when clouds hide the face of the sun in your lives - remembering that even if you lose sight of it for a moment, the sun is still there.
And if each of you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quality of your life together, it will be marked by abundance and delight."
婚姻是什麽呢?
多年的女友懷孕了,婚姻是“奉子成婚,養兒育女”。
新婚夜,新郎向新娘說:
“我還没向你求婚呢?” “你願意嫁給我嗎?”
“都這樣了,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新娘望著肚子說。
十八年後的一天,老妻望著老夫說:
“同時愛上兩個男人有什麽錯?”
老夫心裏想,“還真給顔面,没說愛上別人,不要你了。”
老夫子的經驗一: “奉子成婚不是婚。“
那婚姻又是什麽呢?
同居多年的女友一直催促著:
”一直這樣子算什麽?“ ”好吧,我們生個小孩結婚給名份吧!“
所以婚姻是 ”為同居正名,給名份“。
一年多後,新夫發現新妻外遇的事實。
”這只是肉體的行爲,你就真的這麽的在意!“ 新妻揄揶的說。
新夫心裏想, “哎呀!又不是處女嫁給我,真的在意早在意了。偷情就是偷情,還需要找藉口搪塞嗎?”
老夫子的經驗二: “同居是同居,不會因正名而成為婚姻。“
洋人在婚禮上縂是要新郎新娘雙方念念一份婚姻的契約誓詞,當然念歸念,至於婚後遵不遵守隨人喜好囖!
Now you will feel no rain, for each of you will be shelter for the other.
Now you will feel no cold, for each of you will be warmth to the other.
Now there will be no loneliness, for each of you will be companion to the other.
Now you are two persons, but there is only one life before you.
May beauty surround you both in the journey ahead and through all the years,
May happiness be your companion and your days together be good and long upon the earth.
"Treat yourselves and each other with respect, and remind yourselves often of what brought you together.
Give the highest priority to the tenderness, gentleness and kindness that your connection deserves.
When frustration, difficult and fear assail your relationship - as they threaten all relationships at one time or another - remember to focus on what is right between you, not only the part which seems wrong.
In this way, you can ride out the storms when clouds hide the face of the sun in your lives - remembering that even if you lose sight of it for a moment, the sun is still there.
And if each of you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quality of your life together, it will be marked by abundance and delight."
爭與棄 - 吳憶樺的故事
憶樺的爸爸從台灣出海打漁去,在巴西岸上愛上媽媽,生了憶樺。爸爸繼續打漁去,媽媽留在巴西照顧憶樺。
三嵗時,媽媽過世了,憶樺繼續與外婆同住。
六嵗時,爸爸帶著憶樺囘台灣省親。兩周後,爸爸突然間去世了。因此叔叔與外婆開始“爭”奪憶樺的監護權。憶樺則暫住台灣上小學。
九嵗時,叔叔輸了官司,憶樺返回巴西與外婆同住。
十三嵗時,外婆因身體不好,經濟拮据,將憶樺“棄”送寄養家庭。
新聞報導:
四 年前,台巴混血兒吳憶樺的外婆和叔叔,為了監護權上演搶人大戰,法官最後判決外婆勝訴,不過,現在卻傳出外婆身體不好,家庭經濟拮据,吳憶樺台灣的親友很 心痛,認為養不起就該讓他回台灣! 四年前,為了爭奪吳憶樺的監護權,叔叔和外婆跨海打官司,上演搶人大戰,法官最後判給巴西外婆羅莎,但是現在卻因為羅莎身體不好,家裡經濟困難,吳憶樺被 轉介到德國籍的寄養家庭,消息傳回台灣,高雄縣茄定的吳家,心痛又無奈!上午吳憶樺的叔叔嬸嬸外出工作不在家,不過,附近親友議論紛紛,對吳憶樺要被寄 養,感到氣憤難過!已經13歲的吳憶樺,身高162公分,體重五十幾公斤,應該唸國中的他,因為中輟,現在才讀小學五年級,依照巴西法令,吳憶樺在十八歲 前不能離開巴西,回台灣的機會渺茫!
四年多前,在高雄縣茄萣鄉小巷子裡上演一場轟動全國、甚至震驚國際的搶人風波,當時年僅九歲的吳憶樺在警察、法官、親友和大批媒體包圍下聲嘶力竭哭喊、驚心動魄的畫面,至今仍令許多人感到不捨。
沒想到,四年半過去了,如今卻傳出,回到巴西的中巴混血兒吳憶樺,因為他的羅莎外婆身體不好,長期洗腎,加上經濟拮据,吳憶樺因此被當地政府轉介到寄養家庭。
吳憶樺的叔叔吳火眼從媒體得知消息後,既難過又無奈,他表示,眼淚早就流乾了,而且也已經四年多聯絡不上吳憶樺。親戚聽說憶樺被送到寄養家庭,也非常氣憤,認為如果真的這樣,就應該趕快把憶樺送回台灣。
現在已經十三歲的吳憶樺是大概五歲多時,跟跑船的父親回到台灣,沒想到,父親卻病逝家鄉。由於憶樺的巴西籍母親也早就過世,父母雙亡的憶樺成了孤兒,他的 叔叔吳火眼夫婦對憶樺視如己出,卻因為巴西外婆也搶著要孩子,雙方因此打起監護權官司。結果,法官把憶樺的監護權判給巴西的羅莎外婆,一場搶人大戰就此展 開。
吳憶樺在台灣時,入了中華民國國籍,住在高雄縣茄萣鄉叔叔吳火眼家的他,也跟著叔叔的兩個兒子一起就讀茄萣國小,當初擔任吳憶樺班導師的徐明娜,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其實,她在半個月前就已經輾轉聽說憶樺被轉介到寄養家庭的事。
徐老師說:憶樺剛回巴西時,學校還特別架設了網路平台,希望透過網路平台跟憶樺連繫,但是,不曉得什麼原因,卻一直沒有聯絡上。
聽到憶樺被轉介到寄養家庭,徐老師感到很不捨,不捨他小小年紀就歷經這麼多人生的波折,徐老師說,雖然吳憶樺叔叔嬸嬸家境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嬸嬸晚上還兼差,想多賺點錢,最令人感動的是,夫妻倆對他視如己出,非常用心的教他很多生活上的規矩。
徐明娜老師透露,憶樺這些年來,一直思念著一個小朋友,幾經查證,原來是他的堂兄弟,也就是叔叔吳火眼的小兒子。
雖然只當了憶樺一年半的班導師,徐老師偶爾還是會想起這個來自巴西的小男孩,她回憶說,剛回到台灣的憶樺不太會說國語,她要求憶樺每天下課要唸故事給她聽,憶樺都會乖乖的唸,她說憶樺不僅聰明,還非常的貼心。
徐老師說,吳憶樺應該要唸國一國二了,現在卻還在唸小五,對於他小小年紀,命運就這麼辛苦,感覺很心疼,但是,換個角度,如果寄養家庭能夠給他很好的教育,對他來說,未嘗不是一個轉機。
三嵗時,媽媽過世了,憶樺繼續與外婆同住。
六嵗時,爸爸帶著憶樺囘台灣省親。兩周後,爸爸突然間去世了。因此叔叔與外婆開始“爭”奪憶樺的監護權。憶樺則暫住台灣上小學。
九嵗時,叔叔輸了官司,憶樺返回巴西與外婆同住。
十三嵗時,外婆因身體不好,經濟拮据,將憶樺“棄”送寄養家庭。
新聞報導:
四 年前,台巴混血兒吳憶樺的外婆和叔叔,為了監護權上演搶人大戰,法官最後判決外婆勝訴,不過,現在卻傳出外婆身體不好,家庭經濟拮据,吳憶樺台灣的親友很 心痛,認為養不起就該讓他回台灣! 四年前,為了爭奪吳憶樺的監護權,叔叔和外婆跨海打官司,上演搶人大戰,法官最後判給巴西外婆羅莎,但是現在卻因為羅莎身體不好,家裡經濟困難,吳憶樺被 轉介到德國籍的寄養家庭,消息傳回台灣,高雄縣茄定的吳家,心痛又無奈!上午吳憶樺的叔叔嬸嬸外出工作不在家,不過,附近親友議論紛紛,對吳憶樺要被寄 養,感到氣憤難過!已經13歲的吳憶樺,身高162公分,體重五十幾公斤,應該唸國中的他,因為中輟,現在才讀小學五年級,依照巴西法令,吳憶樺在十八歲 前不能離開巴西,回台灣的機會渺茫!
四年多前,在高雄縣茄萣鄉小巷子裡上演一場轟動全國、甚至震驚國際的搶人風波,當時年僅九歲的吳憶樺在警察、法官、親友和大批媒體包圍下聲嘶力竭哭喊、驚心動魄的畫面,至今仍令許多人感到不捨。
沒想到,四年半過去了,如今卻傳出,回到巴西的中巴混血兒吳憶樺,因為他的羅莎外婆身體不好,長期洗腎,加上經濟拮据,吳憶樺因此被當地政府轉介到寄養家庭。
吳憶樺的叔叔吳火眼從媒體得知消息後,既難過又無奈,他表示,眼淚早就流乾了,而且也已經四年多聯絡不上吳憶樺。親戚聽說憶樺被送到寄養家庭,也非常氣憤,認為如果真的這樣,就應該趕快把憶樺送回台灣。
現在已經十三歲的吳憶樺是大概五歲多時,跟跑船的父親回到台灣,沒想到,父親卻病逝家鄉。由於憶樺的巴西籍母親也早就過世,父母雙亡的憶樺成了孤兒,他的 叔叔吳火眼夫婦對憶樺視如己出,卻因為巴西外婆也搶著要孩子,雙方因此打起監護權官司。結果,法官把憶樺的監護權判給巴西的羅莎外婆,一場搶人大戰就此展 開。
吳憶樺在台灣時,入了中華民國國籍,住在高雄縣茄萣鄉叔叔吳火眼家的他,也跟著叔叔的兩個兒子一起就讀茄萣國小,當初擔任吳憶樺班導師的徐明娜,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其實,她在半個月前就已經輾轉聽說憶樺被轉介到寄養家庭的事。
徐老師說:憶樺剛回巴西時,學校還特別架設了網路平台,希望透過網路平台跟憶樺連繫,但是,不曉得什麼原因,卻一直沒有聯絡上。
聽到憶樺被轉介到寄養家庭,徐老師感到很不捨,不捨他小小年紀就歷經這麼多人生的波折,徐老師說,雖然吳憶樺叔叔嬸嬸家境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嬸嬸晚上還兼差,想多賺點錢,最令人感動的是,夫妻倆對他視如己出,非常用心的教他很多生活上的規矩。
徐明娜老師透露,憶樺這些年來,一直思念著一個小朋友,幾經查證,原來是他的堂兄弟,也就是叔叔吳火眼的小兒子。
雖然只當了憶樺一年半的班導師,徐老師偶爾還是會想起這個來自巴西的小男孩,她回憶說,剛回到台灣的憶樺不太會說國語,她要求憶樺每天下課要唸故事給她聽,憶樺都會乖乖的唸,她說憶樺不僅聰明,還非常的貼心。
徐老師說,吳憶樺應該要唸國一國二了,現在卻還在唸小五,對於他小小年紀,命運就這麼辛苦,感覺很心疼,但是,換個角度,如果寄養家庭能夠給他很好的教育,對他來說,未嘗不是一個轉機。
Subscribe to:
Posts (Atom)